7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2015版标准首次明确地在标准中加以规定并且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更改也是为了贯彻此8项原则。

因此为了能更好地理解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内涵,必须对7项质量管理原则加以理解。

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

原则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营造和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原则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

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原则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2015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建立在过程控制的基础上,每一个过程都有输入,输出是过程的结果。

一个过程的输出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入。

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

在标准中提出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即:PDCA循环。

PLAN-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建立所必须的目标和过程;DO-做,实施过程;CHECK-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CTION-行动,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的业绩。

原则5: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原则6: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

该原则为企业的领导提供了一种作决策的方法,以事实为依据作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

为此企业领导应重视数据与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分析,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收集的信息涉及顾客、竞争对手、关键技术、国内外发展趋势、不合格、服务等。

对信息和数据作科学分析时,统计技术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原则7: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组织与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加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一种产品的形成往往是通过多个组织分工协作来完成的

★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组织只有赢得和保持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得持续成功。

——创造顾客、吸引顾客、满足顾客,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

不同的顾客:下单的顾客、以前的老顾客、新顾客、意向顾客、潜在顾客、目标顾客、流失的顾客、投诉的顾客;付钱的顾客、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销售商。

★领导作用。

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员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保持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领导的二个责任:

1)为团队指明方向;

2)帮助属下实现他们的目标。

领导需要经常这么做:考虑方向和目标,并与同事们经常谈论前进中的困难;培养人才,关心属下,让他们能顺利地实现工作目标,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以身作则,有意识地引导团队朝某个方向发展。

★全员参与。

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参与。

——有机会,有动力,民主化,透明化。

与“领导作用”相呼应的一个管理原则,管理以人为本,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在领导下应能积极发挥作用,否则在激烈的竞争中必将落败。

过程方法。

当活动被作为相互关联的功能连贯过程系统进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始终得到预期的结果。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

理解体系是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尽可能地完善其体系和绩效。

——有目标、有控制、有考核、有奖罚。

★改进。

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

改进对于组织保持当前的绩效水平,对其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创造新的机会都是非常必要的。

——每天一小步,一年一大步;目标的动态管理。

常见的改进:顾客满意、销售改进、成本改进、产品改进、管理改进、能力改进。

循证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

它经常涉及多种类型和来源的输入及其解释,而这些解释可能是主观的。

重要的是理解因果关系和潜在的非预期后果。

对事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导致决策更加客观,因而更有信心。

——实事求是,以事论事,以数据和证据说话。

★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相关方(如:供方)的关系。

相关方影响组织的绩效。

当组织管理与所有相关方的关系,尽可能的发挥其在组织绩效方面的作用时,持续成功更有可能实现。

对供方及合作伙伴的关系网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供方、培养供方、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五大相关方:企业所有者、顾客、供方、员工、社会(政府、本地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