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整体的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将企业管理能源的视角从单一的产品或者企业单元的效率转向整个企业的能源效率,从而拓宽了视野,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能源效率的提高。

保障企业能源管理的合规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符合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从而促使企业有效地贯彻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促进节能目标的实现。

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的技术水平。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企业产品和过程设计中,充分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借鉴节能新技术和方法、最佳节能实践和经验等,促进企业能源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

建立高效运行的能源管理结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解决了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中“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可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结构。

提高企业能源管理效益。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采用低成本甚至无成本的管理手段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国家认监委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2014年第21号)的要求,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以国家标准GB/T 23331-2012/ISO 50001:

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认监委发布或备案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为认证依据。目前,国家认监委正式发布了19个专项行业标准,涉及能源管理体系12个专业。

由此,认证机构在受理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时,首先要确认国家认监委是否已经发布相关的专项行业标准,以便作为认证依据。国家标准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为认证依据是认证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要求,认证机构必须遵守。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哪些行业需要认证

电子信息行业

电子信息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与特点 电子信息企业主要包括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整机装配、信息服务等行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最具活力的产业,通用性,可持续性,高渗透性是其三个主要特征。

石油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是对多种资源进行化学处理和转化加工的行业,普遍存在着高能耗、高资源消耗的局面,我国纯碱、橡胶制品、塑料及制品(含合成革)、炼焦化工、染料、涂料、胶粘剂、农药、医药中间体等化工企业数量众多,产能总和位居世界前列,但企业能耗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公共建筑行业

我国的建筑能耗可分为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城镇住宅采暖外能耗、公共建筑除采暖外能耗、农村住宅能耗。其中公共建筑采暖外能耗仅次于农村住宅能耗,而且公共建筑除采暖外的单位面积能耗最大,是我国能耗强度最高的建筑能耗分类。

机械制造行业

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来看,“能源依赖”性非常强,制造业也表现出“高耗能”的发展特点。机械制造行业能耗部门多、耗能设备多、消耗能源种类多及能源消耗量差异性较大。

家电行业

家电产品涉及面甚广,不同家电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能源消耗的需求不同,大型家电的生产过程耗能较高,其生产过程包括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电子电路制造、注塑成型等一般通用过程,需对这些过程予以重点关注。

煤炭采选行业

煤炭采选企业使用的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类;按能源来源划分分为自产能源和外购能源两种。煤炭采选企业使用的一次能源包括煤炭和煤气层等,二次能源包括电力、热力、成品油等。

纺织行业

纺织行业主要涉及到纺织业、纺织服装装饰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三大类。纺织行业能源种类主要有电、煤、蒸汽、能耗介质水等,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之一。

人造板及木制品行业

人造板及木制品行业能源消耗以电能和热能消耗为主,使用能源的种类主要包括原煤(或燃料油、天然气)、电力、动力燃油(汽油、柴油)和生物质燃料(木废料、砂光粉)、水和压缩空气。

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是我国能源消耗的重点行业。钢铁行业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近三十多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及显著的节能效果。

能源管理体系是认证管理体系的一种,是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套企业管理手段,该体系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生产、运营等过程中进行系统的管理,利用PDCA的原则,在体系运行中不断改进,从而帮助企业节省开支,实现耗能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