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伦敦一家法院作出了判决,驳回雀巢为奇巧巧克力申请商标保护的请求。这一回雀巢在法庭上的对手是糖果生产商吉百利。
在雀巢看来,奇巧巧克力易于掰开的四指形状应当是独一无二的设计。但上诉法院却认为,没有充分证据可以表明消费者依靠形状来区分这种牛奶巧克力涂层的华夫饼干。
对于法院的判决,雀巢难掩失望,称“正在考虑下一步对策”,不排除向最高法院进行上诉。雀巢已经为奇巧巧克力在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及加拿大申请到了商标保护。
挪威品牌 Kvikk Lunsj 的一款产品就与奇巧巧克力长得很像
图片来自Daily Delicious Eats
另企服快车当事人拥有吉百利的亿滋国际则对判决结果表示欢迎。这已经不是两家食品巨头第一次对簿公堂,早在 2010 年,雀巢就试图在英国为奇巧巧克力申请商标保护,但申请遭到了吉百利反对。 2013 年,吉百利计划为巧克力品牌 Dairy Milk 的紫色包装申请保护,在那场官司中雀巢获得了胜利。
这也不是奇巧巧克力第一次在申请商标保护上败诉。 2016 年新加坡一初级法院给出了与英国法院相类似的结论,“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巧克力时不会特别关注巧克力的形状。”
供职于律师事务所 Mishcon de Reya 的知识产权律师 Sally Britton 表示:
“包括形状、声音、颜色、味道及气味的非传统商标注册正越来越受到欢迎。”因为形状与外包装设计类似, 2015 年日本食品企业格力高也曾与韩国乐天在韩国打过官司。格力高于 1966 年推出了覆盖有巧克力涂层的棒状饼干百奇,乐天则在 1983 年发售了类似产品 PEPERO。 2012 年格力高又推出了百奇高级款产品 Bâton d’or,为了配合 PEPERO DAY ( 11 月 11 日)营销,乐天开始销售 PEPERO 高级版 Premium PEPERO。
格力高认为 Premium PEPERO 高度模仿 Bâton d’or 外包装曲线设计,将乐天告上法庭。 2015 年首尔一法院作出判决,宣布乐天败诉。“由于两款产品均为裹有巧克力涂层的棒状饼干,商品形态几乎相同。产品包装的配色与巧克力饼干的放置方式等也十分雷同。”
巧克力世界的形状纠纷还不止于此。2016 年日本食品公司明治推出了板状巧克力 The Chocolate,发售仅三个月销量就突破 900 万块。但很快就有日本吃货表示 The Chocolate 巧克力表面的凹槽纹路有抄袭日本高级独立巧克力品牌 Minimal 的嫌疑。明治的回应有些耐人寻味:
“在开发新品时,我们会调查国内外各种巧克力产品。”图片来自CAKE.TOKYO
律师 Sally Britton 给了一些忠告:“想要为诸如形状或者外包装申请非传统商标注册的企业应当提供证据来证明,消费者是依据这些特征来挑选商品的。”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