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不能忽视的税务风险:你还在虚开发票、多列费用、收入放进个人账户?一个公司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各种风险。绝对不能忽视的税务风险:
一、发票层面
发票往来,不仅是财务做账的基本依据,更是税局查税的切入点,个中涉税风险,可谓陷阱颇多:
自5月的营改增和10月的金三上线,继9-11月的发票大检查之后,12月1日国税总局又出台第76号文件:
“关于走逃(失联)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认定处理有关问题的公告”。想避免此类风险,您就需要注意:
第一:发票的真实性、业务的真实性同等重要
这就是说“真业务,虚发票”也是不允许的,以往总有老板在接受调查时振振有词:
“我的业务是真实的,我也不知道开票单位有问题!”76号文件之后,这种说辞没用了。第二:票面信息要与业务内容相吻合
收到发票,只看金额对不对,这是不够的,要看发票所记载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金额等,是不是和合同中一致,换开产品名称这种事,也是不允许的。
如果发票上的事项是一个笼统的项目,那么必须同时有税控系统开具的清单,否则就是无效发票了!
第三:与该发票有关的其他资料也要整理保存好
包括合同、完整的发票联次、符合要求的付款记录、完善的物流资料、正规的出入库手续等。
二、报表层面
第一:成本结构与产品原料、耗能不匹配
比如有的企业发生一个产品耗用多个包装盒的低级错误,再比如,投入材料与产品没有关系;
或是制造费用存在异常,比如水电费与产能不配比;
再或是物流等费用占的比重偏高,大部分毛利被费用“吃掉”,导致企业微利或亏损,一看就是隐瞒了收入。
第二:现金流与库存异常
现金流呈负数,公司还能继续周转,那很有可能就是“两套账”;
存货与账实不符,而且差异很大,如果不是公司的控管流程有问题,那就是账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都有问题。
第三:各项指标均与同地区同行业异常
税负率明确低于同地区同行业水平,或是成本结构明显区别于同行业同类产品。很有可能是少计收入,多计成本,未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三、账户层面
11月25日,工商总局和中国银联签署了《企业信息共享合作协议》,直接把工商系统和银联系统接口相连,要严查企业的银行账户。
要记得,工商系统的企业登记资料包括股东、法定代表人等的个人信息,所以,各位老板们,你还把公司收入放在个人账户?
个人卡长期使用于收款,而金额进出很大,累计金额也很大。这很容易受到监管部门的注意;
而且使用个人卡用于收取货款,一旦付款商家遇上涉税检查,那么这个账户就暴露了。
还有些在银行开具辅助账户,不向税务申报,收入进入这个账户,不确认收入的,这种查出来性质很严重哦。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