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是指公司为结束现有财产与其他法律关系,按照法律程序清理、处置、分配财产与债权债务关系,结束债权债务关系,剥夺公司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公司的清算程序是什么?除合并或分立解散外,公司因其他原因引起的解散必须通过清算程序。以下企服快车财税小编带您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一、公司的清算程序是什么?

清算组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依法从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处接管公司的管理权,接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清算公司公章的交接和管理,自交接之日起建立公章使用审批登记制度,并指定专人保管。公司公章包括:

(1)公司公章;

(2)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印章;

(3)各种财务印章和合同印章;

(4)独立法人分支机构的印章;

(5)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的印章。

2、债权债务清单不得遗漏,相关内容应按清算组的要求详细填写。

3、资产清单按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分类登记,相关内容按清算组要求详细填写。

4、职工花名册,包括所有在职和退休人员的花名册,应记录工龄、工种、就业形式、工资和工资拖欠、社会保障拖欠等情况。

5、合同、协议、各种法律文件及工厂相关文件分类统计移交。

6、财务账簿及相关财务资料。

7、企业购买的有价证券,享有无形资产的权利证明。

8、企业历史档案等其他应移交的资料。

二、公司可以停止清算吗

如果公司是解散清算的,在清算期间法院不会停止执行,如果是破产清算的,法院受理申请后,执行程序会中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第十九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第二十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已经开始而尚未终结的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应当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债务人的财产后,该诉讼或者仲裁继续进行。

三、公司清算后怎么分配剩余资产

公司被宣告破产或解散后,公司清算组通过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之后,确认公司现有的财产和债权大于所欠债务,并且足以偿还公司全部债务时,应当按照法定的顺序向债权人清偿债务。

首先,应当支付公司清算费用,包括公司财产的评估、保管、变卖和分配等所需的费用,公告费用,清算组成员的报酬,委托注册会计师、律师的费用,以及诉讼费用等;其次,支付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再次,缴纳所欠税款;最后是偿还其他公司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