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贬值预期骤然升温,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频频触及跌停,银行净结汇额大幅下滑,市场因此忧虑资本外流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可能造成严重冲击。
目前市场对资金外流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短期投机资金,但我国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短期资本外逃的风险尚不足惧,真正威胁我国国际收支安全,同时也长期被公众所忽视的,是FDI(外商直接投资)这一传统理念中的安全资产发生大幅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传统观点认为FDI属于长期投资,看重的是东道国经济长期前景,较少受短期因素影响。
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实际操作中,一旦东道国经济前景黯淡,外国投资者根本不必采取出售资产的手段就可以实现资金转移,并同时导致东道国国际收支瞬间恶化。
如,外资企业可以将其资产作为抵押向东道国银行融资,然后再将资金通过内部贷款等方式转贷给其母公司,或者将所借资金用于投资海外项目,这就完成了实质上的撤资,而同时外资企业的风险已经全部转嫁给东道国银行。
另外一些比较常用的手段还包括利润汇出,股权抛售等等。
这些都是国家外汇管制难以完全控制的资金流动,但一旦发生,很容易导致国际收支短期内急剧恶化。
根据国际投资头寸表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我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5260亿美元,而截至2011年9月,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为32016亿美元,FDI占据我国外汇储备的半壁江山。
其实这一数据严重低估了我国FDI的实际水平。
首先,我国FDI统计中采取历史成本法严重低估了投资的增值部分。
国际投资头寸表中的FDI余额并没有考虑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FDI以来,国民经济增长、资产价格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对FDI价值提升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仅土地增值就达数十倍,以CPI衡量的物价上涨了3倍有余。
如此可见,15260亿美元FDI余额的市场价值远高于我国的外汇储备总规模,也远高于我国1.9万亿美元的账面对外净债权。
换句话说,过去30多年积累的国际收支顺差尚不足以补贴外商直接投资。
如此庞大的所有权属于外国投资者的资产潜藏在我国经济内部,一旦发生大的风险事件,其潜在风险不言而喻。
其次,我国对FDI留存收益的估算不足。
国家外汇管理局从2010年三季度开始,按照国际标准,将外商投资企业归属外方的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纳入FDI统计口径。
2010年各季度以及2005-2009年年度数据也按此方法进行了追溯调整。
但由于时间相隔较远,并未对2005年以前的FDI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进行调整,这就意味着2005年之前2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滞留在我国境内的FDI利润并无确实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实收资本净利润率约为18%,若按此投资收益率估算,FDI的历史留存收益规模将非常可观。
庞大的FDI投资收益目前均以人民币的形式潜藏在中国经济内部,由于其不受资本管制约束,一旦其在短期内集中流出,很容易瞬间对中国国际收支的稳定性构成重大威胁。
近期人民币频频跌停警示我们,市场预期的转变往往只在须臾之间,必须未雨绸缪。
与短期投机资本相比,庞大的FDI资本波动才真正可怕。
保持国内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稳定投资者的良好预期是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顺利推进以及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当前,严密的资本流动监控和适当的资本管制仍是必需的,否则资本的大进大出将对人民币汇率稳定造成巨大冲击,甚至严重扰乱国内经济秩序。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