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管理体系审核时,需要准备哪些资料?这是让许多需要体系管理人员头疼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列举说明一下,在做体系认证审核时都需要准备哪些资料,以供大家参考,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再加以调整增加和减少:

一、管理层及风险管理:

1. 相关方及其要求信息识别分析和监视评审表;

2.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应对措施管理表;

3. 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报告;

4. 组织内外部风险与机会评价与应对策划表;

5. 过程内外部风险与机会评价与应对策划表;

6. 质量目标实现策划表

二.成文信息的管理:

7. DOC文件管理中心要有全部文件和记录空白表格清单;

8. 组织知识清单

9.外来文件(质量管理方面、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标准、技术文件、资料等)清单特别是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及控制发放的记录;注:可以在国家标准网上查询是否为最新状态;

10.文件发放记录(文件管理中心和研发部)

11.各部门受控文件清单。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部门的支持性文件、外来文件(国家、行业、等标准;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资料等);

12.质量记录清单;

13.各种类文件的都要进行审核批准及日期;各种质量记录签字要齐全;

三、管理评审:

14.管理评审计划;

15.管理评审会议的“签到表”;

16.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者代表的报告、与会者的讨论发言或书面的材料);

17.管理评审报告(其中的内容见《程序文件》);

18.管理评审后的整改计划和措施;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记录。

19.跟踪验证记录。特别强调指出先年的管理评审输出的内容是否得到有效验证;

四、内审方面:

20.年度内审计划(最好二次间隔不能超过12个月);

21.内审计划及日程安排

22.内审成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23.首次会议记录;

24.内审检查表(记录);

25.末次会议记录;

26.内审报告;

27.不符合报告及纠正措施验证记录;

28.数据分析的有关记录;

五、销售方面:

29.合同评审记录;(订单评审)

30.顾客台帐;

31.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结果、顾客投诉、抱怨及反馈的信息,台帐,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32.售后服务记录;

六、采购方面:

33.合格供方评定记录(包括外协代方的评定记录);以及对供货的业绩评价的材料;

34.合格供方评质量台帐(在某个供方采购了多少材料,是否合格),采购质量统计分析,是否完成质量目标;

35.采购台账(包括外协产品台帐)

36.采购清单(应有审批手续);

37.合同(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七、仓储物流部:

38.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名细台帐;

39.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包括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八、质量部:

40.不合格处理记录;

41.量具检定记录;

42.各车间质量记录的完整性

43.来料,首件,巡检,出货检验记录;

44.量具明细台帐(应包括量具检定状态、检定日期、复检日期)及检定的证书的保存;

九、设备方面:

45.设备清单;

46.检修计划;

47.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48.特殊过程设备认可记录;

十、生产方面:

49.生产计划;及生产、服务过程实现的策划(会议)记录;

50.完成生产计划的项目清单(台帐);

51.不合格品的处理记录;

52.半成品、成品的检验记录及统计分析(合格率是否达到质量目标);

53.产品的防护、仓储的各项规章制度、标识、安全等;

54.各部门的培训(业务技术培训、质量意识培训等)计划、记录;

55.作业文件(图纸、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到现场);

56.现场标识(产品标识、状态标识、设备标识);

57.生产现场不能出现未经检定的量具;

十一、产品交付:

58.发货计划;

59.发货清单;

60.对运输方的评定记录(也属于合格供方的评定);

61.顾客收到货物的记录;

十二、人事行政部:

62.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63.各部门培训需求;

64.年度培训计划;

65.培训记录(包括:内审员培训记录、质量方针和目标培训记录、质量意识培训记录、质量管理系文件培训记录、技能培训记录、检验员上岗培训记录,均应有相应的考核评价结果)

66.特殊工种名单(经有关负责人批准上岗的、及有关证件);

67.检验员名单(经有关负责人任命,并规定职责和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