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行应收账款减值核算,首先要设置“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其次,要正确估计坏账损失金额,确定当期应计提额(或冲销额)。

一、“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因与“应收账款”账户性质相反,所以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是新会计准则下新增科目,主要用于核算企业根据资产减值等准则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借方登记当期资产发生的减值;贷方登记前期已提减值当期恢复数,但恢复数不能大于原已计提数。

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二、在备抵法下,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三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

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在销货百分比下,无需考虑“坏账准备”账户是否有期初余额,当期估计数(即期末余额数)等于当期计提数。

而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适用差额提取,即需要考虑“坏账准备”期初余额。

当坏账准备期初无余额时,当期估计数等于当期计提数;但当期初有余额时,当期估计数就不再等于当期计提数。

在财务处理程序上,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一)计提(或补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三)前期已发生坏账,当期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

同时: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四)冲销前期多提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前所述,在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下因要考虑期初余额问题,因此,当期估计数与当期计提数之前存在三种情况。

A.“坏账准备”账户累计余额在借方,当期计提数为当期估计数与“坏账准备”累计借方余额合计数。

B.当期估计数大于“坏账准备”账户累计贷方余额,当期计提数为两者差额部分。

C.当期估计数小于“坏账准备”账户累计贷方余额,当期冲销数为两者差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