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整个社会信息中最主要的信息,而财务信息使用者取得某一企业财务信息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阅读其提供的财务报表。
因此,识别财务舞弊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财务报表入手,剔除财务报表中高风险的项目的影响。
(一)剔除不良资产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而形成“资产泡沫”;二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增加幅度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利润表有“水份”。
(二)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由于经常性损益反映企业持久的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偶发性的特点。
所以,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越低,则盈利质量越高;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越高,则盈利质量越低。
(三)剔除关联交易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这一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
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关联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就应当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以不等价交换的方式与关联方发生交易,进行财务报表粉饰。
剔除这些风险因素后,还应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变化,判断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
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己经确认为利润相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着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
另外,还应关注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关键科目的异常变动,考虑企业是否存在利用这些科目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