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的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上存在不少制度性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政府主管部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加重了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包袱,使得财政资金的利用效果大大降低。

(二)编制预算以及实施当中缺少有效约束机制。

财务管理的一项关键工作就是编制预算,编制预算以及实施当中缺少有效约束机制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非常低。

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有的单位对于编制预算工作在思想上不太重视,加之时间比较紧,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能认真分析对比,未能根据实际状况对预算进行设计,采信的有关数据也与具体情况存在差异,造成财务预算的编制并不科学。

并且编制支出预算时也缺少统一规范的标准,编制者较为主观随意。

单位编制的预算不规范、不合理,对于预算的实施造成不利影响,预算实施当中出现诸多问题。

(三)内部控制缺少严格的监管制度。

若要确保我们国家的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平稳有序运行,务必进一步完善内控监管制度。

但是我们国家的现实情况是缺少严格的内部控制监管制度以及约束机制,基本表现在如下两点:

(1)内部会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比如:账务处理的相关程序、财产核查以及财务的收入与支出的审核批准等相关制度,难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工作平稳有序运行;

(2)内部审计与监管制度尚需改进与完善,造成部分财务人员未依法行事,从而难以确保会计的核算工作能够真实、全面、客观地体现经济状况。

(四)对于往来款项的管理不规范。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的坏账与呆账问题比较普遍,其比例大于流动资产的一半。

主要是因为对于往来款项的管理并不规范。

其一,员工长时间(跨越年度)借用单位的公款,并且责任不明确,未进行及时处置从而产生呆账。

其二,未对有偿资金进行及时清算,从而产生坏账。

这些账目比较隐蔽和零散,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等到问题出现之后再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及工作量将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