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信正灰度测试一个“送礼物”的功能。用户可以在提供“送礼物”功能的微信小店内送礼物给自己的微信好友,确认商品款式和金额后即可“付款并赠送”。
被赠送礼物的好友需要点击聊天框内的链接,填写收货地址并点击“收下礼物”,后面就只需静静等待礼物派送就可以了。
根据送礼规则,每次仅限于向单一好友赠送一件商品,赠送后不支持转赠,收礼方可自由选择相同商品的具体尺码、大小等。
此外,规则还规定了,除了珠宝首饰、教育培训类目,以及售价高于1万元的商品外,其余微信小店商品将默认支持“送礼物”功能。
有趣的是,送礼消息会以“小蓝包”方式传递给好友,礼物有效期为24小时,过期未领取会自动退回。
“送礼物”功能其实就是微信红包的“进阶版”,一个是送钱,一个是把钱置换成商品,再以实体礼物的形式送出。
日前,#微信可以线上送实体礼物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广泛讨论,“这个功能太可了,可以试试看。”“梦回微信红包,这设计还挺有新意的。”
由于微信“送礼物”功能还在灰度测试中,目前只有一部分网友可以体验该新功能。
而对于“送礼物”功能能否在春节前全面上线一事,尚未从官方途径获得确切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顺丰同城发布消息称,正积极搭建微信送礼即配场景方案,满足同城礼物急送需求,具体指开发微信的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
顺丰同城的加入,打通了微信“送礼物”功能物流派送环节“最后一公里”,双方强强联合,在配送服务、用户体验、商业发展层面均有重要意义。
这些年,腾讯一直有意试水电商业务,尽管探索不断但收效甚微。
拿“微信小店”举例,在该功能上线之初,大家都以为其能够依托微信的社交属性,以及10亿级日活用户突出重围,但微信小店反响平平,没能激起太大水花。
此次“微信小店”+“蓝包”功能的联动,能否复刻7年前“微信红包”刚推出时的成功,撬动微信社交电商的战略布局,仍是一个未知数。
知产信息显示,12月17日,腾讯公司申请注册“微信礼物”商标,国际分类为38-通讯服务,目前商标状态为“注册申请中”。
“市场未动,产品未出,商标先行”,腾讯此时布局商标对于保护自身权益很有必要。设想一下,以“微信礼物”功能的影响力,若商标没有及时申请被他人抢注,不仅会损害腾讯的合法权益,还可能会影响其长期业务发展。
从腾讯着手布局商标这一动作来看,距离“微信礼物”功能上线不会太久。我们也期待腾讯的电商梦能早日圆满。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