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的,需要办理注销登记,否则将对法人产生不利影响。公司解散一般是指因法定原因或公司章程停止公司经营活动,开始公司清算,解决未处理事务解除公司法人资格的法律行为。接下来,跟随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了解有限责任公司注销的条件和程序。
一、有限责任公司注销条件
1、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
2、公司章程规定,营业期届满或者其他解散原因;
3、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4、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可以申请注销
注:吊销营业执照是指公司注销。如果你不打算将来再开一家公司,事实上,你不需要办理注销手续,因为如果工商营业执照在年度检查中不进行年度检查,公司的执照将自动注销。此外,如果公司不再申报纳税,税务局也将停止公司的税务登记证。然而,这种做法的后果是,它将不再有资格在3年内成为公司法人,并在3年内恢复正常。
二、公司注销后承担债务的法律规定
一般来说,公司注销后,股东对原公司债务不承担责任。有限公司的独立法人主体就像一层面纱,将公司与股东的责任分开。即使公司的财产不足以偿还公司的债务,公司的股东也不会被公司的债权人追回。公司经法定注销程序后,失去法人主体资格,公司和股东不需要对公司以前的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有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企服快车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法律规定了清算程序。股东可以决定是否解散,但不能自行决定解散程序。
三、公司注销怎么办?
(一)清算
1、成立清算组。
2、开展清算工作。清算组自成立之日起接管公司,开展以下业务:
接管公司财产,结算公司业务,收取债权,清理债务,分配剩余财产,注销公司法人资格,吊销营业执照。
3、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
4、提出清算计划。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制定清算计划,报股东大会讨论批准或主管部门确认。
清算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清算费用、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应缴纳的税款、公司债务的清算、剩余财产的分配和结算。
清算完成后,方可注销。
(二)注销登记
公司注销过程需分别到以下7个部门或机构办理相应的账户注销:
1、社会保障局:检查是否未缴纳社会保障费,然后注销公司的社会保障账户。
2、税务局:检查是否有未缴纳的税款或费用,然后注销公司的国家和地方税。
3、报纸媒体:公司需要在报纸上公布,宣布公司即将注销。
4、工商局:办理公司注销备案,注销营业执照。
5、开户银行:注销公司开户许可证、银行基本账户等账户。
6、质监局:向质监局注销公司许可证,如生产许可证。
7、公安机关:注销公司印章的法律效力(印章本身不能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