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组是指通过并购等方式重新划分和组合企业结构,使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增强竞争力的行为。那么,如果我们想重组国有企业,我们该怎么办呢?让我们来看看企服快车财税小编带来的国有企业产业重组。
一、国有企业产业重组怎么办?
1、股份制改造——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合理处置原资产,以满足产权干燥的要求,在各方面条件成熟后,通过证券分配公开募股。
因此,这类资产重组包括股票资产和增量资产的总体重组,随着新资产的不断注入,资产重组活动也在不断开展和深化。
2、收购和合并——是指企业部分甚至全部获得资产、收购和冶炼活动是企业实现外部资产重组的主要手段,可分为控股或控制、合并、吞并;收购和合并的对象可以是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同一行业或非同一行业。
3、产权转让-当需要筹集资金或资产的市场价格理想时,可以考虑出售不需要或不符合经营策略方向的业务或资产。产权转让可以是资产管理的最终环节,也可以是中间环节。
4、租赁、托管、租赁是指以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长期经营利润为指标的经营权转让。托管是租赁的延伸和改进。租赁和托管也是企业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虽然没有改变资产的所有权性质,但经营权和处置权有条件转让,从而改变了原有的资产经营结构。
二、企业重组的分类
(一)按重组的方式划分
1、资本扩张
资本扩张表现为:合并、收购、上市扩股、合资等。
(1)合并是兼并和联合的统称。兼并,也称吸收合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他形式(如承担债务、利润返还等)投资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投资行为;联合,也称新设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合并各方的法人实体地位消失。
(2)收购是指企业用现款、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的投资行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企业收购可以分为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
(3)上市扩股是指通过股份制改组的企业,在符合一定条件,并履行一定程序后成为上市公司的行为。
(4)合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企业或实体合并成一个新的独立决策实体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企业合作的形式,如技术的许可证,对某一合同的联合投标,特许权经营或其他短期或长期的合同等。
2、资本收缩
资本收缩的方式有:资产剥离或资产出售、公司分立、分拆上市、股票回购。
(1)资产剥离或资产出售
资产剥离是指公司将其现有的某些子公司、部门、产品生产线、固定资产等出售给其他公司,并取得现金或有价证券的回报。
(2)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一个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这会形成一个与母公司有着相同股东和持股结构的新公司。
(3)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也称剖股上市或部分股权出售),是指母公司把一家子公司的部分股权拿出来向社会出售。随着子公司部分股权的出售,母公司在产生现金收益的同时,重新建立起控股子公司的资产管理运作系统。
(4)股票回购
股票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的途径买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份的行为,这是一种大规模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的方式。
股票回购有两种基本方式:
一是公司将可用的现金分配给股东,这种分配不是支付红利,而是购回股票}二是公司认为自己企业的资本结构中股本成分太高,因此就发售债券,所得款项用于购回本公司的股票。
3、资本重整
资本重整方式包括:改组改制、股权置换或资产置换、国有股减持、管理层收购、职工持股基金。
(1)改组改制
改组改制是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根据《股份制试点办法》和《公司法》,我国企业实行股份制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新组建股份制企业;另一条是将现有企业有选择地改造为股份制公司。据此,按公司设立时发起人出资方式不同,分为新设设立和改建设立。新设设立方式中按其设立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发起设立和募集设立两种。(2)股权置换或资产置换
股权置换是指控股公司将其持有的股份的一部分与另一公司的部分股份按一定比例对换,使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公司成为一个以资本为纽带的紧密联系的企业集团。
(3)国有股减持
国有股减持是指依据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调整方针,根据各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选择、有计划地减少国有股的份额,逐步完成国有股的上市流通。
(4)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属于杠杆收购的一种。
(5)职工持股基金
职工持股基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股票投资信托,所投资的是雇主公司的股票。而投资的付款方式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公司的股票,公司的职工通过获得的股息分享公司增长的成果。
4.表外资本经营
所谓表外资本经营是指不在报表上反映的,但将导致控制权变化的行为。其具体形式包括:
(1)托管
托管是指企业的所有者通过契约形式,将企业法人的财产交由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并能够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法人去有偿经营。明晰企业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责权利关系,保证企业财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
(2)战略联盟(合作)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实现相似的策略方针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战略联盟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股权安排、合资企业、研究开发伙伴关系、许可证转让等。
(二)按重组的内容划分
1、产权重组
产权重组是指以企业财产所有权为基础的一切权利的变动与重组。它既可以是终极所有权(出资者所有权)的转让,也可以是经营使用权的让渡;产权转让的对象既可以是整体产权,也可以是部分产权。
2、产业重组
宏观层面的产业重组是通过现有资产存量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重组或相同部门间集中、重组,使产业结构得以调整优化,提高资本增值能力。微观层面的产业重组则主要涉及生产经营目标及战略的调整。
3、组织结构重组
组织结构重组是指在公司产权重组、资本重组后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的重组方式。旨在解决设立哪些组织机构,具备哪些职能,机构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处理、协调,管理层人选如何调整等问题。
4、管理重组
管理重组是指企业重组活动相应涉及企业管理组织、管理责任及管理目标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重新确立企业管理架构的一种重组形式。其目的是创造一个能长远发展的管理模式或方式,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5、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对企业的债权债务进行处理,并且涉及债权债务关系调整的重组方式。债务重组是一个为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解决企业财务困境,对企业债务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
三、企业重组的定义
广义的企业重组,包括企业的所有权、资产、负债、人员、业务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和配置。
狭义的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目标,运用资产重组、负债重组和产权重组方式,优化企业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和产权结构,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企业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企业的功能在于把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进行最佳组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要素是不断变化的,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勐进、经济日益全球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 ,企业生存的内外环境的变动趋于加快,企业要在这种变动的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地及时进行竞争力要素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