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企业重组是指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法律结构或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交易,包括法律形式变更、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那么你知道企业重组的基本模式吗?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我们来看看,相信会对您有所帮助。

一、企业重组基本模式

(一)发起人企业整体上市模式不进行资产调整,原企业整体上市,用于以下条件:

1、新建企业或社会负担较小的老企业;

2、资产相关性大,业务单一;

3、非经营性资产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二)分立模式

原企业集团将经营性资产及相关负债和权益投资于拟上市公司,剥离非经营性资产。被剥离资产盈利能力强的,一般重组为新的法人主体,撤销原企业;否则,保留原企业法人地位,控制拟上市公司。使用条件如下:

1、大而全面的大型国有企业;

2、资产相关性不大;

3、上市公司不承担非经营性资产。

(三)合并模式

该模式是原企业通过购买或股权交换获得对另一企业的控股地位或其他企业的全部资产,成立股份公司,被收购企业成为原企业的子公司或被撤销;也可以设立新的股份公司,包括两家以上企业的资产,原企业全部撤销。适用于:

1、原企业规模小,但相对独立,业务联系紧密;

2、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对行业有一定的影响;

3、单个企业规模小,不能满足上市要求。

二、重大资产重组的定价方式

1、发行价格调整方案应当建立在市场和同行业指数变动基础上,且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相比最初确定的发行价格须同时发生重大变化。

2、发行价格调整方案应当有利于保护股东权益,设置双向调整机制;若仅单向调整,应当说明理由,是否有利于中小股东保护。

3、调价基准日应当明确、具体。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对发行价格调整进行决策的,在调价条件触发后,董事会应当审慎、及时履职。

4、董事会决定在重组方案中设置发行价格调整机制时,应对发行价格调整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利于股东保护进行充分评估论证并做信息披露。

三、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是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意思是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购买、出售资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资产交易达到规定的比例,以至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或者资产、收入发生重大变化。企服快车财税提醒,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反垄断等法律法规规定;不会导致上市公司不符合股票上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