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当事人通过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转让股权,转让人交付股权并收取价款,受让人支付价款获得股权。股权转让必须经股东同意,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
一、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如下:
1.股东转让全部股权的,转让股东丧失股东资格,转让股东股权份额增加;
2.股东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的,受让人应当加入公司,取得股东资格,依法享有股东权利。
二、股权转让注意事项
(一)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的主体
在股权转让中,出让股权的主体应当是公司的股东,受让方可以是原公司的股东,也可以是股东外的第三人。在实践中,一些公司股东是以公司名义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这会造成签约主体的混淆。另外,如果受让方是公司,要考虑是否需要经过股东会决议通过;如果是自然人,则要审查其是否已注册过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二)股东会或其他股东的决议或意见
股东在对外转让股权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前要征求其他股东意见,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放弃优先购买权时,才能向股东外第三人转让。
同时,还需注意其它法定前置程序的履行,否则会出现无效的法律后果。另外,无论是开股东会决议还是单个股东的意见,均要形成书面材料,以避免其他股东事后反悔,导致纠纷产生。
(三)对前置审批程序的关注
一些股权转让协议还要涉及到主管部门的批准,如国有股权、或外资企业股权转让等。
(四)明晰股权结构
股权转让协议受让方应当通过审阅转让股权的股东所在公司的公司章程、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董事会决议、股东会决议等必要的文件,对转让股权的股东所在公司的股权结构作详尽了解。
(五)股权转让协议受让人应认真分析受让股权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
1、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2、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要求企业提供近两年的审计报告及近期财务报表,核实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情况;核实企业所有者权益是如何形成的;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
3、企业的纳税情况调查。
(六)股权转让协议受让人应尽量了解所受让股权的相关信息,以确定是否存在瑕疵
1、应注意所受让的股权是否存在出资不实的瑕疵,即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认缴出资额。
2、应注意所受让的股权是否存在出资不到位(违约)的瑕疵,即股权转让协议中的股东出资不按时、足额缴纳。
3、应注意所受让的股权是否存在股权出质的情形。
(七)股权转让协议应要求合同相对方作出一定的承诺与保证
1、股权转让协议受让方应要求出让方做出如下承诺与保证。
2、股权转让协议出让方应当要求受让方作出如下承诺与保证。
(八)股权转让协议应及时办理工商转让登记手续。
三、股权转让后多久工商转让
股权转让后应当在三十日内工商转让。有限责任公司转让股东的,应当自转让之日起30日内申请转让登记,并应当提交新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 第二十四条
市场主体转让登记事项,应当自作出转让决议、决定或者法定转让事项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转让登记。
市场主体转让登记事项属于依法须经批准的,申请人应当在批准文件有效期内向登记机关申请转让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