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医院规划经营的重点,而医疗服务水平的改善必须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资金,如:

医疗设备、药物采购、技术引进等,这些都是资金消耗的主要对象[1]。会计人员对于这些方面的资金规划要做好足够准备,借助于预算工作来降低成本资金。

(一)收集资料。通过合理的预算流程来控制成本资金的效果尤为显著,预算时可根据将要投入的本金金额来提前计算出医院的支出,为后期的资金规划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如:

医院需引进设备时,会计人员可根据市场行情确定设备价格大小,以估算出需要之处的资金多少。

(二)完善监管。制定有效的监管体系能为资金规划创造条件,医院单位要制定科学的监管制度以优化院内资金管理,会计人员需严格按照资金使用标准调整计划。而财务部门领导需注重对医院的日常开销审核,借助于预算管理策略了解每笔资金的使用去向。

(三)控制成本。为了实现医院经营收益的最大化,会计人员在资金规划的同时要将重点放在成本控制上。从根本上说,资金规划策略的执行主要是为了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因此,会计人员在满足医疗服务资金使用的同时,预算环节应尽量减少成本资金投入。

(四)熟悉报价。医院实现医疗服务改革基本上都是从设备、药物、技术等三大方面开展,这三个因素决定着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情况。会计人员应及时掌握各要素的报价情况,如:

熟悉医疗设备价格、掌握药品生产价格等,报价掌握的越准确,预算工作效率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