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钢笔,还是铅笔,首先您需要把笔的样式及产品设计出来,在设计途中需要进行专利检索,避免有近似的图形出现,排除一些驳回因数之后就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外观设计专利所保护的内容是工业产品的设计,即工业产品的色彩、图案及外形设计。
如果是一种特别的笔起到一种目前市场上没有的功能或者效果,这种笔就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对象是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商标公司提交商标转让申请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申请书件必须打印或者印刷,不能手写。
2、每一件商标的转让应提交申请书一份,并加盖转让人、受让人印章或者签字,由受让人办理有关手续。
3、受让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复合自然人申请郑州商标注册的条件,对此,前文已经说明。
对于自然人受让人不复合上述规定的商标转让申请,商标局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4、办理商标转移的,如果转让人不能盖章,受让让你应提交有权接受该商标的证明文件或者法律文书。
例如,企业因合并、煎饼或者改制而发生商标转移的,应提交合并、兼并或者改制文件和登记部门出具的证明,合并或者改制文件应证明商标权由受让人继承,登记部门应证明原注册人与受让人的关系、原注册人已经不存在的现实状态;因法院判决而发生商标转移到底,应提交法院出具的法律文书,法律文书上的被执行人名称和接受该商标的企业名称应当与申请书中的转让人名称和受让人名称相符。
5、如果申请转让的商标是共有商标,还应提交其他书件。
全类注册都有哪些好处?什么样的企业适合申请商标全类注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这些问题,希望能帮到大家。
什么是商标全类注册?商标全类注册是指同一个申请人就同一个商标在《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类表》所列全部类别(目前共45个类别)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的行为。
商标全类注册的三要素
1、同一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是同一个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同一商标,即申请全类注册的商标必须是同一个商标。
3、45个类别,商标全类注册的类别是《类似商标和服务区分类表》上所列的全部类别,即45个类别。
商标全类注册的好处
1、防止他人抢注自己的商标商标全类注册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商标一旦注册成功,任何企业或个人在任何商品或服务分类都无法注册与该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如果有人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该商标,商标持有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2、保持品牌的竞争力商标作为品牌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如果其他企业在不同的商品或服务分类上注册了与本企业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一旦该企业先做大做强,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会严重削弱本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3、为企业拓宽市场做准备很多大企业都会不断拓宽市场,涉入新的领域,走多元化的投资和发展之路。
这时全类注册商标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全类注册商标有利于企业提升商标和品牌意识,打造长远的发展战略。
2017年是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实施“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重要一年。
在该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上,知识产权也将成为议题。
综合2016年知识产权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预计涉知识产权的议题如下。
1.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实施状况2016年7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分解细化涉及本部门的工作,落实责任主体。
该《意见》实施半年以来,各部门落实情况,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推进进程等将会备受关注。
2.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1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引发媒体广泛关注。
近一个月来,媒体和业内人士纷纷解读其内容及其意义,引起舆论持续关注。
此外,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如江苏省苏州市,于2008年推行专利和著作权综合管理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自2015年以来首创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的集中管理机构等,均取得了一定成果,舆论呼吁推广声较高。
3.“互联网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影响力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在国家“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如何把工业时代的知识产权纳入到“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中备受舆论关注。
当前,“互联网知识产权”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发展,二是加强保护,促进其发展。
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上,“互联网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将会成为热点。
4.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发布了“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的共同倡议,在国际合作中取得突破,2017年注定会是深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的一年。
另外,在世界经济发展不景气,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背景下,如何切实保障中国企业走出去,将是当下相关部门遇到的难题。
这一难题,也将促使该议题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点话题。
5.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2016年4月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北京表示,将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快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
当前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日益凸显,舆论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不断增强。
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下,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在落实一年多的情况下,将会引起舆论重点关注。
6.知识产权电商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各大电商平台频遭假货烦恼。
此外,部分公司利用虚假投诉勒索淘宝商家的恶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也给电商平台带来诸多麻烦。
2月7日,阿里巴巴首次针对利用虚假投诉骚扰勒索淘宝商家的恶意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发布封杀令。
杭州网卫科技有限公司因屡屡对商家进行虚假投诉,成为首个遭封杀对象。
在电商平台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一部分的情况下,加强对电商知识产权的监管迫在眉睫,今年全国两会也将难以绕开此话题。
7.知识产权大数据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就是核心竞争力。
知识产权大数据除人们平常接触较多的专利、商标等数据外,还有着更广泛的内容,就是知识产权应用的地方,都会产生知识产权的数据资源。
近些年涌现了一批知识产权数据平台,由它们产生的大数据产业链以及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将会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知识产权服务,如何充分发挥它们的潜能,提供更好的知识产权服务将会成为知识产权数据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8.专利转化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的专利数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质量方面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核心专利的数量不多;二是专利的布局不合理。
这两个问题企服快车面显示目前中国专利的竞争力不强,另企服快车面由于缺乏核心专利,使得其转化率较低。
在专利数量取得长足发展的这几年,提升专利转化效率是知识产权热点话题的“宠儿”。
在2016年专利数量遥遥领先美日等国、《专利法》修订草案明确增加“专利的实施和运用”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专利的质量和转化率将会再度成为热点话题。
9.强化专利行政执法专利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联系密切,同时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专利执法作为一种更便捷和高效的专利保护方式,在实践中创新主体和专利权人都会从中受益,因此专利行政执法备受欢迎。
在加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的背景下,强化专利行政执法不仅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率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提升相关人员办事效率的重要保障。
如何强化专利行政执法将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议题。
10.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驱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以凸显,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之间紧密相连。
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公众视野,并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另外,在我国知识产权不断发展,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提供司法保障的呼声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改革显得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