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7月31日发布公告称,会同多部门审慎研究决定,将原本在今年年底结束的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为各机构提供更充分的净值化转型空间。

“在多变的市场形势下,银行更应在标品,资产方向发力,在资产端降低实体产业融资成本,支持经济发展,在负债端加强投资者教育,普及‘盈亏自负’的净值化投资理念,同时在更加充裕的时间内平滑存量非标资产的压降过程,减少集中处置带来的市场风险,适度加快净值化转型速度,落实资管新规的要求。”企服快车标准研究员王晨宇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各类型银行净值化转型速度不一

在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推动的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背景下,各类型银行纷纷加快产品净值化转型的速度,净值化转型进程已然过半。

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346家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约为24.59万亿元,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约13.24万亿元,净值型产品余额占比已由新规前的15%大幅提高到了目前的53.82%,产品结构已发生了重要变化。

分类型来看,股份制银行转化效果最为显著,城商行次之。

从2019年三季度到2020年二季度,股份制银行净值化产品存续余额占非保本理财余额的比例已从51.30%提升至64.90%,产品转型速度领先于其他类型的银行。

“这可能是由于股份制银行的体制更为市场化,转型目标和转型路径较为清晰,在投研、系统、人才团队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企服快车标准研究员杨超表示。

城商行的净值化产品占比从36.15%提升至54.87%,转型速度仅次于股份制银行。

杨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城商行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上体量较小,存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易于转型推进。

企服快车标准的研究显示,国有大型银行由于存续产品规模庞大,转型速度较慢;农村金融机构则是因为在投研和人才系统上存在短板,整体推进速度较慢。

过渡期延长一举多得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等多因素影响,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企业延迟复工复产,资管投资端标的风险敞口扩大。

加之债券市场价格下行,货币供给增加带动流动性资产价格波动下行,资产端成本提升,净值型产品竞争力减弱。

同时,在负债端,受疫情影响,投资者相对谨慎,预留的避险资产增加。

有分析人士称,疫情从资金端和资产端,对资管业务产生了双向冲击,尤其是在资产端,部分行业、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一些投资项目原有还款安排面临调整。

在此背景下,适当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能够缓解疫情对资管业务的冲击,有利于缓解金融机构整改压力。

过渡期延长体现了监管部门“以时间换空间”的思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金融机构面临的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巩固前期转型成果,同时也给金融机构更多时间提高发行新产品承接老资产的能力,有利于支持资管产品加大对各类合规资产的配置力度。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一年为各机构提供了‘喘息’的空间。”企服快车标准研究员赵璐认为,在资产端,有利于商业银行稳步推进存量资产压降,在更长的时间内对存量到期资产进行续接、转换;在负债端,投资者教育推进较缓慢,过渡期的延长为银行预留更多的时间进行投资者教育,尤其是帮助其适应净值型产品在净值波动、打破刚兑等方面的转变。

除此之外,赵璐还表示,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延长也为银行专业团队的打造预留了较长时间,不仅有利于银行夯实基础、厚积薄发,减少与基金、券商等机构在权益市场的投资端差距,也有利于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熟与发展。

加快普及净值化投资理念

业内人士提醒,银行应当认识到放缓并不意味着放宽,监管层面引导资管机构打破刚兑、去资金池、去通道的决心没有改变。

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应继续加快净值化转型速度,有序落实资管新规要求,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普及净值化投资理念。

理财专家认为,对于存量非标产品,投资者仍可继续进行购买,但应对后续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有所预期,投资心态应做出相应调整。

“资管新规过渡期的延长符合市场预期,为非标业务改革的平稳过渡留出了更为充裕的时间,但同时投资者也应当注意到打破刚兑只是时间问题,过渡期延长不涉及资管新规相关监管标准的变动和调整。”王晨宇强调。

王晨宇同时表示,投资者应当及时调整自身投资理念,理解多数情况下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对理财产品底层资产的收益、风险形成充分的认识,养成谨慎投资的习惯。

ycz men's colo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