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s认证证书是什么,也就是ITSS认证,这个资质在我司官网已经介绍了很多,今天分享一篇ITSS官网的文章,希望通过专业老师的角度让您更了解ITSS认证,企业itss认证的好处有哪些。
ITSS认证概述
事实上,企业并不需要具体了解ITSS所有的细节,每个标准的详细内容,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即可。
只要企业从事信息技术服务,或正在接受信息技术服务,记住“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这个词语就行,如果仍觉繁琐,那就记住四个英文字母——ITSS(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Standards)。
当企业经营活动涉及到咨询设计/运行维护/云计算服务/服务管理/IT治理/信息技术服务人才评价等等业务中的某项或某几项时,再来细查ITSS有哪些相关标准可以参考,也完全来得及,用得上。
很多IT服务企业都获得了ISO系列标准的认证,比如9000、20000、27000,还有与类似的CMMI等。
我们通常被动接受这些标准的导入(培训、认证),但在其研制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很少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因为多是国外企业主导,而且都是多年前的事了。
我们很容易把这些标准当成资质(资格)来对待。
从企业宣传手册上能看出,几乎所有企业把取得哪些资质和标准放在一起展示。
事实上两者有不小的区别。
借用体育运动举例,跳几米高是资质;在一定高度要求下,以什么姿势跳是标准;以标准姿势怎么能跳得更高是标准背后的方法论。
资质重点关注高度,不同高度,不同等级;标准重点关注姿势,不同姿势,不同标准;方法论关注姿势成熟度,不同成熟度,不同水平。
所以一般而言,资质有很多定量指标,标准很少有定量指标,方法论都是定性的。
为什么要关注“姿势”?一句话,为了更好的发展;两句话,不只奔向目标,同时注重过程。
乱拳打死老师傅不是不可以,但不是总可以。
要想江湖行走得高远,多学几套拳法是不二法门。
从宏观角度讲,政府职能有四项——战略/政策/规划/标准,其中与企业具体业务最贴近的正是标准。
如果认为需要关注“姿势”,关注标准。
作为一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怎么才能对ITSS了解掌握得快、更好呢?静等标准发布,有了标准号,然后去书店买一本来读,是一种办法,但不算好办法。
标准文本通常不厚,会讲做什么,少讲怎么做,几乎不讲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更好。
给读者的感觉容易在过于简明和十分晦涩间摇摆,企业并不容易将标准内容准确映射到实际业务中。
如果能够在标准研制阶段或是标准应用推广初期参与进来,情形则大不相同,这个阶段的标准文本还是“花脸稿”(有增删改的痕迹),所有过程和缘由能让参与者了然于胸。
打个比方,如果能看到证监会将要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的某份文件的草稿(上面还有若干增删改的标记),可想而知,与等着看发布后的理解深度会有多大差别。
如果更有幸能参与增删改,那请继续推想……
下面简单说明,参与不参与ITSS工作的区别:
一、 有和无——获取信息
标准发布后会公开出版,但标准研制过程,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达到完全公开,其中很多过程信息会被遗忘、淹没。
相信大家清楚这部分信息中有的很有价值。
这信息有人知道,有人并不知道。
没有人故意隐藏,但没参加就很不容易知道。
如同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很多美国信息并不知晓,因为人没在那里。
最近ITSS有一个推广应用组在开展运维能力成熟度分级模型的研究,有很多企业参加了,他们对明年启动的分级思路和规则很清楚,但200多家ITSS分会会员单位中还有很多没参加,就不那么清楚了。
如果连会员都不是,那恐怕现在还不知道有这档子事。
二、 精和杂——获取信息
精和杂是有和无的延伸,信息技术服务范围很广,标准涉及很多,已经立项和计划立项的已有50多项,下设的研制工作组已有7个,推广应用组已有4个,以后数量还会不断增多。
标准工作的内容和信息的不断扩展,让ITSS体系日渐丰满,但也会让企业感觉漫无边际。
面对广阔空间,企业看到的是原始生态,还是明渠良田,掌握的信息会有很大差别。
秘书处一直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的梳理归总,以便让会员单位能更好地分门别类掌握情况,这些信息会发布在QQ群和会员邮件里,会员与非会员看到信息精杂有别。
分会会给会员单位提交工作报告,分类整理一个月的相关工作,就是为了让大家能轻松清晰了解相关工作。
这个内容以后还会不断加大力度、挖掘深度。
三、 快和慢——相关工作的优先级
一年来,分会会员单位数量持续增长,在面向行业提供服务的宗旨下,优先服务会员单位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比如符合性评估,秘书处会要求评估机构优先评估会员单位。
专家评审也是如此。
以后,相关工作会类推办理。
标准是典型企业智慧碰撞交流的结晶,ITSS工作渐渐已向一个生态系统扩展。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相关企业都具有组成部分的角色。
除此之外,有的企业还能够兼具生态系统的建造者的角色。
建造者角色不是政府和行业组织指定的,而是主动担当与顺势而为企业在自己搭建的舞台上扮演赢得的。
ITSS分会的章程规定,三家及以上执委单位即可提出创建新的工作组,投票通过就能成立。
是勇于成为建造者,还是永远甘做一分子,还是怀揣建造者的理想先做一分子,在参与中等待良机,不同定位和立意,会成就或改变不同企业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作用,不论是大洗牌还是微调整。
这和人生毫无二致。
简单来说,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领域,如果您参与了,那么您就与具有决定权的人在一起,如果您发起的,那么您就可以成为具有决定权的人。
分会不是管理机构,是服务机构。
做什么、怎么做,会员说了算。
企业参与标准,落实下来是一个个业界同仁在参与。
在和一些企业的朋友交流时,说起如果公司能有相对固定的人参与,可能有利于公司业务与标准的结合。
下面把分会秘书处对参与标准人员的后续考虑报告一下。
一是,完善目前已有架构师/符合性评估专家/独立评估师三个方面的人员队伍。
这一年来,架构师最忙碌,很辛苦。
今后随着标准的增加,架构师队伍会有所扩大,但最终不会很多。
架构师激励和优胜劣汰机制也在研究中。
符合性评估专家库一年来扩充不少,这个队伍不会设限,分会邀请通过评估的企业推荐专家入库,目的在于通过评审环节促进企业相互交流,让大家有机会从不同角度听到其他同行的经验之谈,从而促进行业水平整体提升。
独立评估师目前工作状态旱涝不均,分会正在研究后续的评价机制,同样也不会设限,会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
二是,启动标准内审员/独立评估师/首席标准官体系建设。
基本思路是明年拟启动企业的标准内审员(暂定名,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名字,请不吝赐教,发分会邮箱,算是给自己的队伍起名字)的培训工作,藉此在每个企业中培养对ITSS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员。
通过标准内审员,将ITSS中的各方面标准与公司业务作出清晰匹配和研判,给企业领导提供标准工作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能对公司内部执行ITSS标准有起到督促作用。
对于水平更高的标准内审员,经自愿申请,可认定为独立评估师。
在有余力的情况下,接受分会委派,去参与其他企业的评审。
符合性评估针对标准实施情况和业务运行方法论,不涉及商业利益,不算偷师学艺,更不是商业间谍,通过企业选择和分会委派结合的独立评估,有利于相互交流,共同提供行业服务水平。
更长远的考虑,我们希望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设立首席标准官,统领企业内部标准编制和应用工作。
所有人员的认定,遵循企业自愿原则。
如何参与ITSS工作,建议先加入ITSS工作机构。
按时间次序先后,ITSS设立有两个工作机构:
(一)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分会(ITSS分会),由民政部批准成立;
(二)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信息技术服务分技术委员会(ITSS分技术委员会)。
分会秘书处是实体机构,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分会所有工作事宜。
分技术委员会是整个信息技术服务标准领域研制的决策机构,秘书处在四院,暂未设专职人员,日常工作亦由分会秘书处办理。
拟参与标准研制和应用推广工作,请联系ITSS分会(联系方式附后)。
分技术委员会将按照章程邀请业内专家参加,共同为信息技术标准立项、研制等方面总把关。
综上所述,关于itss认证证书是什么,企业参与的好处是什么的文章,如果您需要办理ITSS资质或者想更多咨询问题,请联系企服快车在线客服。
也可以拨打我们的电话15827290669。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