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在6月23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持续优化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系统,截至5月底,商标、专利网上申请率分别达到99.45%和99.43%。
王培章介绍,一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公众需求,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一是精准施策为企业创新发展疏堵解困。
实现一般情形商标注册全流程周期压缩至7个月。
商标异议、驳回复审平均审查审理周期分别压缩至11个月和5.5个月。
全面推行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审批、专利商标质押登记办理的告知承诺制,累计减少当事人提交材料约3万份。
扩大行政裁定文书网上公开范围,实现专利复审无效、商标异议评审决定文书全增量公开。
今年前5个月,累计公开专利复审无效决定1.6万件,商标文书21.7万件。
近期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专利自动延长年费缴纳届满日,开通专利商标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应对疫情冲击,保障市场主体平稳运营。
二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一窗通办”覆盖所有省会城市。
沈阳、济南等多个专利代办处,设立地市级代办站。
全国共设立地方商标受理窗口277个,有效打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
持续优化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系统,截至5月底,商标、专利网上申请率分别达到99.45%和99.43%。
全面推行专利商标电子证书,进一步缩短权利人获证时间。
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一版)》,全国23个省(区、市)发布了省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不断满足创新主体差异化多元化需求。
印发《商标注册申请快速审查办法(试行)》,健全快速审查机制,截至5月底,共快速审查商标149件。
更大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远程审理、巡回审理,今年前5个月,累计开展专利远程审理2918次;共设立商标巡回评审庭5个,完成商标巡回评审41件。
开展电商平台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试点,共享核验评价报告5万余份,处置权利备案争议和纠纷900余件。
北京、浙江等地实现专利优先审查的全程网办,上海、福州等地开展企业变更与商标变更一窗受理试点,更好满足市场主体办事需求。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