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品牌“小龙坎”火锅几经周折最终获得商标的专用权,数百家高仿店被下架。然而,近日“小龙坎”火锅又起风波,远看像“小龙坎”近看叫“小龙坝”,律师称涉嫌商标侵权。
想创立一个品牌,大部分人都清楚第一件事—注册商标,但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吗?商标的保护才刚刚开始而已!就像小龙坎一样,虽然千辛万苦的取得了商标权,但也难逃商标被侵权的命运,或许又将走上商标维权的漫漫长路。名气大了,有人想“搭个便车”的案例数不胜数。想要做好品牌,就要有效的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注册防御商标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为自己的商标构建坚固的“防火墙”。
什么叫防御商标?所谓防御商标是指,企业将已经注册的商标覆盖更多的商品或服务,或者将自己商标的图案、文字形似音似商标作为联合商标注册。
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的区别
防御商标
防御商标是指较为知名的商标所有人在该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或类似商品(服务)以外的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为防止他人在这些类别的商品或服务上注册使用相同的商标。原商标为主商标,其余为防御商标。
我国现行的《商标法》对此种商标尚无明确规定按照国际惯例,此种商标一般难以注册;但一经注册,则不因其闲置不用而被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撤销。
如红蜻蜓将其商标从鞋类扩展到其他领域。以免被败坏名头。
联合商标
联合商标一般是指同一商标所有人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注册的若干近似商标。这些商标中首先注册的或者主要使用的为主商标,其余的则为联合商标。
这种相互近似商标注册后,不一定都使用,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他人仿冒或注册,从而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商标。联合商标以其中的一个商标为主,称为主商标,亦称之为正商标。因联合商标作用和功能的特殊性,其中的某个商标闲置不用,不致被国家商标主管机关撤销。由于联合商标相互近似的整体作用,因此,联合商标不得跨类分割使用或转让。
如“大白兔”同时注册了“小白兔”、“大花兔”、“大灰兔”、“白兔”。
防御商标的两种方式
一、跨类别防御
根据《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分类》,目前我国所有商品及服务共划分为45个类别。跨类别反复就是指企业在其中一个类别申请注册了商标后,又在其他之后可能涉及的类别注册相同的商标。
二、同类别防御
同类别防御就是商标所有人在同行业、同类别内注册与原商标近音、同音或字形近似的商标。如阿里巴巴注册了“阿里爸爸”、“阿里妈妈”等商标。老干妈注册了“老干爹”、“老干娘”等商标。同类别防御注册较为常见。
防御商标对于企业来说意义巨大,它既可以防止他人对商标进行侵权,也可以降低商标维权成本。因此,企业注册防御商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但同时要做好商标监控,预防商标被撤三或到期未续展商标被注销。另外小编建议如涉及到图形商标,可根据具体使用和版权、外观专利组合保护。
商标被“蹭用”使公司遭受巨大损失的鲜活案例频繁发生,为了防止商标被“蹭用”,很多大公司都采取了注册防御商标这一措施。例如大白兔奶糖的生产厂家注册了小白兔、大灰兔、大黑兔等;小米公司注册了大米、黑米、紫米等;拥有“雪碧”商标的可口可乐公司,也注册了“雷碧”商标。所以想要保护好品牌,一定要重视防御商标,你不注册可能就被别人注册了,不要等到需维权花费巨大人力、财力才追悔莫及!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