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也是一个与社会系统工程密切相关的问题。

1、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督,充分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

加强法制和政府监管是利用非市场力量抑制市场制度的弊端。

(1)从会计法制建设的角度来看,有必要解决惩治欺诈的“精确制导”问题。

所谓会计法治的“精确制导”是指:明确谁启动会计欺诈诉讼程序,改变“人民、官员不纠正”的局面,使违法企业浮出水面;明确会计真实性的具体法律标准,降低名义要求,锁定少数违法企业和最坏行为,解放大多数企业;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唯一负责人,解放会计人员,重点打击关键目标;明确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解决欺骗联盟。

此外,为了改善会计法制建设,还需要研究司法会计,提高立法执法的科学性。

(2)从政府会计监督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监督责任问题。

政府监督部门的责任是解决防止欺诈、惩罚欺诈和严格执法的问题。

过去,企业有上级主管,企业有上级涉及的问题。

上级对企业的监督是预防性的,逐级监督,有完善的控制制度,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非常困难。

现在上级不见了,监督责任转移到综合部门。

综合部门权力很大,但只有“灭火”,无论“防火”,只有生产假冒伪劣商品,上市,甚至死者或媒体曝光,或领导有指示,这些部门才开始采取行动。

谁应该承担预防性的监督责任?监管部门不作为应承担什么责任?如果不清楚,就不能改变没有人承担责任的现状。

(3)从会计制度规范的角度来看,与会计欺诈有关的问题有两个。

一是会计制度的频繁改革破坏了会计数据的连续性,每一次变化都必须为企业提供重组和欺诈手段的机会。

因此,会计技术规范的引入应谨慎、相对稳定。

2、加强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是否遵守道德标准取决于舆论和公众的评价,而不仅仅是法院和政府的认定。

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

目前,对虚假账户的舆论谴责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这些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的,而不是针对特定的企业,大多是学术的、政策的,而不是实用的。

我们还缺乏评估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机机制。

因此,应当明确,根据公开财务报表对上市公司的分析是言论自由的,不构成声誉侵权。

建立和培育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当前欺诈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不平衡。

从会计诚信现状来看,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是我国迫切需要完成的重大事件。

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大量企业和个人之间的资本交易和商品交易信息,可以提供客户查询。

一旦有不良信用记录,将限制工商登记、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和人才就业。

相反,为了鼓励信誉水平高的企业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或为其提供高额贷款。

一些专家还建议,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

虽然这需要时间,但这是必要的。

现阶段,要密切关注行业监管,查处虚假行为,增加破坏信任的成本。

经济学家萧灼基讲了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一个留学生在国外乘公共汽车逃票,当时没有罚款。

他以为自己很骄傲,但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被记录在案。

虽然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在求职时遇到了障碍。

他后悔了,因为他的小损失。

这个故事令人难忘和发人深省。

我相信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信用体系会得到完善。

到那时,每个人都会诚实。

社会将是多么公平、公正和公平?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3、加强社会教育机制,激发行为人良知

诚信在多大程度上被人们所接受,取决于诚信的宣传和教育。

要让人们意识到诚信是重要的、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不诚实的人终究会倒霉。

“君子爱钱,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取之有害”。

不诚实的行为是利用小便宜,吃大亏,饮鸩止渴,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掌握会计诚信水平控制权的强势集团,包括企业负责人、能够控制企业负责人的政府官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普通会计人员。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试图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地位和业务水平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通过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来减少会计欺诈,效果将非常有限。

教育要求以事实为基础。

纠正人们的行为将取决于有效的奖惩措施的建立和实施。

也就是说,通过实施奖惩措施,不诚实的人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诚实的人会得到奖励,从而使选择诚实成为一种理性的行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当理性的人衡量诚信行为带来的好处——光明的职业前景、和谐的同事关系、良好的社会声誉;以及不诚实的成本——晋升无望,总是面临失业的威胁,被同事鄙视和冷漠;然后,理性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因此,诚信教育将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有意识和理性的选择。

总之,诚信能否被社会广泛接受,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

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所以我们应该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自上个世纪以来,潘序伦先生首次在中国会计界倡导诚信理念。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不忘诚信”的诚信精神深深扎根于会计专业人士的心中,成为忠诚敬业的座右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思想将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