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AA结合以往调查情况总结发现,部分行业人员存在将其个人信息,注册证书和CCAA综合服务平台账号权限等重要信息实质性交付给机构的现象,同时缺乏对个人平台登录操作、记录查阅的意识,对注册资格不管不问,对虚假记录知情不报,客观上纵容了一些机构从事非法认证工作的不良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虚假认证证书屡禁不止的恶劣现象。
更有甚者,在从事违规认证活动后将个人注册证书状态由“有效”变更为“注销”,试图以此方式逃避处罚。
对于此类情况,CCAA依然会在资格处置决定做出后,将其变更为“撤销”状态,同时依据规定,自资格撤销之日起,3年内不予受理其所有领域注册申请。
守规、守法、守纪,自作聪明终将害人害己
个别行业人员往往在受到资格处置调查后,以“毫不知情”“机构行为,非本人意愿”等理由和“拒接电话”“拒回邮件”等方式推责避责,却对自身问题过错只字不提。
对此,CCAA已在2021年10月27日印发的《关于开展注册认证人员资格挂靠行为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中认协综〔2021〕26号)中做出明确规定,即CCAA对认证人员以“资格被冒用是机构行为,本人不知情”为由避规避则的,不再予以采信。
CCAA综合服务平台是认证人员管理审核资质的唯一信息平台,涉及初始注册、再注册、年度确认、各项资料传输和审核经历查询等众多重要内容,审核员自身对该平台系统应务必做到自主操作、定期查阅、常更常新,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更正,切不可坐视不理、置若罔闻。
任何心存侥幸和自作聪明终将害人害己。
为维护行业风气及广大认证人员利益,CCAA在此做出如下重点提示:
一、请注册认证人员定期(至少每月一次)登录“CCAA综合服务平台(http://service.ccaa.org.cn/)”及“认证到”小程序查询自己的审核经历,谨防个人审核资质被盗用、冒用。
二、妥善保管好个人“CCAA综合服务平台”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不可将其随意泄露于他人。
三、在认证行政监管部门及CCAA调查核实相关情况过程中积极主动配合调查,对案件处理有立功表现的,可酌情从轻处置或减轻处置。
以不知道、不知情、拒接电话、拒回邮件等行为对抗调查的,将依据相关文件严肃处理。
行业人员本应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者和引领者,是服务发展、传递信任的参与者与践行者。
注册资格来之不易,理应心存敬畏、自律自爱,唯有坚持职业操守,方能躬身前行、行稳致远,切勿因一念之差自毁前程。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谢谢!
●《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2023年ITSS认证流程详解!
●都是大咖|认监委公布三份认证技术专家组名单
●《认证机构批准书》电子证照来了!今后不再印发纸质批准书
●收藏|ISO认证初次审核、监督审核、复评审核有什么区别?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