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ITSS中,明确将运行维护服务定义为“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所使用的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业务系统等提供的综合服务”。据此,ITSS中运维系列标准将标准化对象确定为“运行维护服务”,总标题统一为“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并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交付规范;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第4部分:数据中心服务规范;

第5部分:桌面及外围设备服务规范。

总体来看,ITSS中运维系列标准主要面向“运行维护服务”,围绕“谁能做、做什么、怎么做”,针对以下问题,提供标准支持:

1、提供运维服务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和能力,或什么样的组织能提供运维服务?

2、运维服务包括哪些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交付内容?

3、针对提供运维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应如何响应?

4、提供数据中心、桌面及外围设备运维服务,应怎么做?

二、ISO/IEC 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是IT服务管理的国际标准,在ISO/IEC 20000-1:2011中,明确将“服务管理”定义为“一组能力和过程,用以指导和控制服务提供方设计、转换、交付和改进服务的活动和资源,以满足服务要求。”ISO/IEC 20000系列标准将标准化对象确定为“服务管理”,总标题统一为“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并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服务管理体系要求

第2部分:服务管理体系应用指南

第3部分:ISO / IEC 20000-1有关范围定义和适用性的指南

第4部分:过程参考模型

第5部分:ISO / IEC 20000-1实施计划模板

总体来看,ISO/IEC 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主要围绕如何做好服务管理而展开,主要面向“服务管理”,围绕“如何建立服务管理体系、如何应用服务管理体系和如何审核服务管理体系”,针对以下问题,提供标准支持:

1、什么是服务管理体系,以及什么样的服务管理体系是符合要求的?

2、如何按照PDCA原理和过程方法建立服务管理体系?

3、针对中小企业、云计算等,如何建立和应用服务管理体系?

4、如何审核服务管理体系?

三、通过对ITSS中运维系列标准和ISO/IEC 20000信息技术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下表给出了两类标准之间的对比。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