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公司遇到相关问题,无法继续经营,可以宣布解散。但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相关利益,公司需要依法清算。那么,如何清算公司的股份呢?让我们跟随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了解更多信息。

一、如何清算公司的股份?

股份公司解散,首先要确定清算人,即在公司解散过程中从事清算事务、处理公司财产、债权、债务的执行人。清算人一般有几种情况:

一是公司董事为清算人;二是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清算人;第三,法院指定清算人。

清算人在清算期间编制会计表,并提交股东大会承认。清算人应当在股东大会承认会计表后一定期限内向法院申请清算终止登记。清算终止登记一经法院批准,清算程序终止,公司法人资格消失。

二、清算之日怎么确定

主要从企业终止生产经营开始进行清算之日开始确定;

1、企业章程规定的经营期限届满之日;

2、企业股东会、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解散之日;

3、企业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之日;

4、企业被人民法院依法予以解散或宣告破产之日

三、公司强制清算的情况

公司清算是基于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下发生的。公司终止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公司的解散,另一种是公司的破产,即公司基于宣告破产而终止。这两种情况下都会引起公司的清算,只是清算组织和清算程序存在不同。

强制清算主要指在公司自行清算无法启动时,通过公权力的介入而开始的一种解散清算。现行法律规定,主要指通过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开始清算。

(一)提请强制清算的主体:债权人和公司股东;

(二)强制清算启动事由:逾期不成立清算组的;故意拖延清算的;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和股东利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