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现金的使用频率真是越来越低了,好几次小编去买东西,或是去小店换零钱都遭到了店家拒绝,不是因为老板不愿意换,而是因为老板真的没钱换。其中一次老板说:
“我也想给你换呀,我这拿着现金也没用,最后都得存到银行去,可我身上真没现金了。”也有老板表示几天都收不到一笔现金。取而代之的,就是非现金支付,欧美比较早流行的是信用卡支付,而我国则是微信、支付宝为主的二维码支付。
二维码是否会用完呢,答案是理论上是的,但这一天不知道要过多久,根据网上信息显示,二维码分很多种,其中一种二维码有2的31329次方种组合,算下来有10000000...(此处省略一万多个零)种可能,也正因此,二维码被广泛使用。
二维码之间的区别,本质上是二进制里的0和1的区别,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如果是相似相近的俩二维码很难其中的区别所在,于是就有人想出了一招,把商家的二维码偷偷换成自己的二维码,不就能大赚一笔了么?
小周就是一家小卖店的老板,雇了一个人代她看店,因为没有安装收款播报机,而且经营收款用的支付宝是老板的,店员扫一眼顾客支付的截图就过去了,碰巧老板那会又出国旅游去了,几天没有看账目。等到月底盘账时,发现这个月的收入低地异常,于是在回国后的第一时间奔向了小卖店。店员也很懵,明明每笔支付的手机页面图都看了,为什么钱会少那么多呢?
自己搞不明白,小周只好拨打110报警,细心的民警发现,店铺采用的是客户主动扫码的方式付款,猜测问题可能出现在二维码上,扫码后发现收款人名字和老板的并不一致,于是便从收款账户顺腾摸瓜找到了嫌疑人。
对于行为定性,各地并不一致,一般分歧在于诈骗罪和盗窃罪之间。刑法讲究构成要件,因为读者大多是非法学专业人士,小编就以大白话解释下。
认为构成诈骗的,主要认为骗了客户,客户并不知道收款码不是老板的误付了款,认为诈骗行为受到损失的是客户,因为并没有实际上支付成功;认为构成盗窃的,主要认为盗窃了老板的钱财,就算二维码不是老板的,客户有理由相信支付成功并完成付款义务。
虽说现在要求收款实名,但追回本该属于自己的钱也是个麻烦事,有条件的建议还是使用主动扫客户码的方式收款。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