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的方式是什么?一旦债务人债务过多,无法逐一偿还,就需要重组债务,以便处理和解决债权人...
一、债务重组的方式是什么?
1、债务转移
所谓债务转让,是指债务企业将债权人的债务转让给第三方的行为。债务企业的债务转让是债权人的债权转让。
上述第三方一般是负债企业的关联企业或有意重组其他负债企业的企业。第三方愿意出资购买债权,并承担对负债企业的债权。作为购买债权的对价,第三方可以向债权人支付现金、实物、证券或其他财产权。
2、债务抵销
所谓债务抵销,是指当事人按照对等金额消灭对方债务的行为。如果双方的债务金额不相等,债务人仍有义务偿还尚未抵销的剩余债务。
3、债务豁免
债务豁免也被称为债务豁免。是指债权人放弃债权,免除债务人偿还义务的行为。在债务重组实践中,资金雄厚的关联企业或债务重组行动的发起人通常采用先购买债权人对债务企业债权的操作方法,然后免除债务。
4、债务混同
债务混合是指债权债务属于一人的法律事实。根据《民法典》的规定,除涉及第三人利益外,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终止。
5、削债
或者说“债权折扣”。所谓减债,是指债权人减少部分债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负债企业的负担。企业资不抵债时,经常采用减债等债务重组方式。
二、债务重组与破产程序的比较
1、性质不同。
(1)重组并不是法律概念,不是必须在公司破产后才能进行,是在公司经营出现困难时,经营管理人可以自主选择进行重组,目的是保护公司的经营秩序。
重组是公司本身主动的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行为,或者是公司引入第三方资金以挽救公司经营。
重组方式通常包括: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出售,资产置换等。
重组失败,公司可以再行制定其他重组方案或者引入其他资金,并不表示公司必然破产。
(2)重整属于法律上公司破产后的救济措施之一,目前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重整是在公司进入破产程序后,由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向法院申请。
重整计划是由债务人提出后,由债权人会议决定是否通过实行。
如果重整计划未通过,则意味公司进行破产程序。
2、法律后果不一样。破产是法人消灭或死亡,全部的义务清算后消灭。债务重组是对企业的优良资产重新组合,法人人格不消灭和死亡,继续存在和发展。改制是对企业的性质和出资主体进行变更。
三、什么是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也就是说,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
下列情形不属于债务重组:
①债务人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按约定转为股权(因为没有改变约定);
②债务人破产清算(此时应按清算会计处理);
③债务人改组(权利与义务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④债务人借新债偿旧债(借新还旧时,旧的债务已经被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