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互联网理财与互联网消费金融这六种模式均得到全面发展。
其中,互联网保险又由于传统保险业服务链条痛点明显以及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出现可预期的上升,而备受资本市场关注。
通过搜集公开数据可以发现,近几年来,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超过100家,互联网保险公司的融资总额超过人民币70亿元,近亿元的融资常有耳闻。
随着全民保险意识的增强以及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投资持续高涨,2012年至2015年互联网实现爆发式增长,期间保费规模上涨69倍。
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根据自己对于行业的观察和理解,切入这块尚待变革的领域,形成不同的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
就互联网寿险领域而言,出现了保险超市、低价寿险平台、寿险比价平台、代理人展业平台等模式。
保险超市是中国互联网保险的发端。
用户可以在同一平台实现保险产品的挑选,跳过保险销售中的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性。
同时,这类保险平台目前正在从单一渠道功能逐步转向提供保险全流程的服务。
更是对保险行业产销分离的有益尝试。
低价寿险模式最近两年颇受资本市场欢迎,大特保、小雨伞都是其中翘楚,先后获得大额资本注入。
但考虑到这类产品通常都是短期小额寿险,因此未来续保率值得考察。
并且小额产品盈利空间有限,获客之后如何转化非常考验团队运营能力。
寿险比价平台是为了解决寿险保险产品难以比较所做出的有益尝试。
通过设立的量化指标(保障成分或者保险公司利润)获得不同寿险产品的性价比,帮助客户做出购买决策。
但是对于量化指标比重如何定义十分考验团队精算师的功力。
代理人模式中包括传统代理人展业工具以及代理人众包模式等,前者有保险师、聚米等平台,后者有人人保险。
但代理人道德风险如何控制,目前还没有见到完美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类平台目前大多出自A轮融资状态之中。
和寿险“非标”难以理解和难以进行独立选择的特性不同,车险作为标品兼具6000亿市场份额,一直受到互联网保险创业者的青睐。
在过去一个阶段,我们发现互联网车险创业平台从单纯的比价网站开始逐步多元化,比如说与汽车后市场其他领域相结合,期待发挥出上下游的协同作用;UBI车险的推出,希望能够实现精准定价;大数据与车险的结合等等。
除了以上两大部分之外,互助类保险、企业团险也都获得了较多的关注,各式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有不同的商业逻辑。
此外,我们也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更多地去考察一下国外互联网保险创新动态。
大型保险公司开始投资相关的初创公司,比如法国安盛投资区块链技术开发公司Blockstream;美国凤凰保险投资了电子商务方面的反欺诈技术开发平台Riskifield;法国安盛和美国万通投资了寿险政策条款比较平台PolicyGenius平台。
这些平台相信未来将会更多的出现在保险公司风险控制领域。
而全球范围内初创型互联网保险的模式创新更多的围绕着企业团险、P2P社交保险等模式,这些都是值得国内互联网保险平台值得借鉴的领域。
除此之外,在令人咋舌的资本注入背后,我们还需要有冷静的思考。
第一,互联网保险的赛道是否已经关闭?上亿元的融资频出是否意味着互联网保险已经进入寡头时代?答案是不。
经过过去两年的发展,互联网保险的渗透率依旧不高,痛点依旧没有得到改变。
互联网保险行业仍然企服快车机会,但对于模式的思考还需要更接地气。
第二,如何获得用户是核心。
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流量红利已经殆尽,保险本身又非高频项目,因此如何获得用户应该成为每个互联网保险公司创始人关注的重心。
从最近接触到的创业项目来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选择以B2B2C的模式进入行业,降低寻找终端用户的成本。
反过来,这也导致目前一些销售保险leads的平台开始兴起。
第三,新技术的发展是否可以更多地运用到保险的前中后端业务中。
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是否能够快速运用,将会成为互联网保险是否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互联网保险领域创新方兴未艾,未来可期。
资本的注入只是项目发展的推力,而关键在于模式在经济学上的可行。
我们期待着创业团队能够在技术、产品上实现突破。
中国大陆
美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英国
德国
BVI
开曼
澳大利亚
加拿大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印度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马来西亚
泰国
荷兰
瑞士
阿联酋
沙特阿拉伯
以色列
新西兰
墨西哥
巴西
阿根廷
尼日利亚
南非
埃及
哥伦比亚
智利
秘鲁
乌拉圭
比利时
瑞典
芬兰
葡萄牙
加纳
肯尼亚
摩洛哥
斐济
萨摩亚
巴哈马
巴巴多斯
哥斯达黎加
毛里求斯
塞舌尔
百慕大
巴拿马
伯利兹
安圭拉
马绍尔
厄瓜多尔
记账报税
税务筹划
一般纳税人申请
小规模纳税人申请
进出口退税
离岸开户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公证认证
电商入驻
网站建设
VAT注册
ODI跨境投资备案
许可证办理
体系认证
企业信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