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个人破产的条件是: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企业法人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承担清算责任的,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下面由企服快车财税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申请破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到期债务无法清偿

无法偿还,是指债务人因失去偿还能力而无法偿还的到期债务的客观财产状况,也称无法支付或者无法支付。

无法偿还的要求如下:

1、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

根据债务人的财产、信用、劳务等因素,确定债务人是否具有偿还能力。

支付货币或财产是一种常见的债务偿还方式;以信用方式偿还债务,主要是指债务人借新债务偿还旧债务,或者协议延期偿还债务;以能力偿还债务,主要是指债务人提供债权人接受的劳务和技能服务。

当债务人以各种方式无法偿还债务时,就构成丧失偿还能力。

缺乏偿付能力的认定应以客观状态为标准,即缺乏偿付能力不是债务人主观不愿意或恶意拒绝支付的客观情况,而是无法支付的。

2、债务人无法偿还的是已达到偿还期限并提出偿还要求、无争议或者已确定名义的债务。

3、债务不限于以货币支付为目标,但必须是能够以货币评估的债务。

否则,由于其债务形式无法在破产程序中偿还,因此宣告债务人破产没有实际意义。

4、无法清偿是指债务人在相当长或可预见的相当长时间内无法清偿,而不是暂时停止支付暂时的资本周转困难等问题。

5、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的客观财产状况,法院应当依照法律、事实的规定,不依照其主观理解或者表达确定。

(二)资不抵债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所谓资不抵债,是指债务人的负债超过实有资产。

重点是资产债务的比例关系。

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仅限于实际资产,不考虑信用、能力等可能的还款因素。

在计算金额时,不考虑到期是否包括在总金额内。

当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通常不能偿还债务,但当债务人的账面资产仍超过债务时,也可能由于管理不善、资本结构不合理、到期债务缺乏实际支付能力,这种情况也属于明显缺乏偿还能力。

但是,当债务人资不抵债时,如果能以贷款等信用方式偿还债务,就不一定会失去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因此,资不抵债与无法清偿不同,新破产法将其并列为破产原因的组成部分。

生动地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是现金流标准,资产负债表标准是资产负债表标准。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企业才能申请破产或宣布破产。

二、企业破产向哪级法院提出

有权申请公司破产的有:债务人、债权人、占出资额10%以上的出资人(限破产重整),负有清算责任的人,金融机构破产的,其申请主体为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

企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债务人住所地指债务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债务人无办事机构的,由其注册地人民法院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县、县级市或者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企业的破产案件;

三、怎么确认破产财产

破产财产确认方法:

1.宣告破产时,破产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

2.破产企业在破产宣告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

3.应当由破产企业行使的其他财产权利,包括在破产程序结束时尚未到期的、应由破产企业将来行使的财产请求权等;

4.已作为担保物的价款超过其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超过部分也属于破产财产。